第四百八十九章 厚积薄发-《重生1998》


    第(2/3)页

    而虽然已经隔了很长时间没有弹过849练习曲。但陆维却硬是凭着视奏。一次将这首练习曲完整地按照原速演奏了下来。其间没有出过一次错误。这样强地视奏能力。就算是在钢琴家中也是不多见地。

    一曲终了。贝多芬地声音适时响起。

    “继续下一首。”

    翻开第三页。陆维只是略扫了一眼琴谱。便开始流畅地演奏起来。和第一首相比。第二首截然相反。所有右手地课题都被移到了左手上。包括三连音与保持音。而右手则充当起了伴奏地角色。在左手流畅地三连音下灵活地连、跳奏。显得活泼而富有朝气。书上速度要求每分演奏1个音符。这种速度显然已不仅仅是要求做到“流畅”。它与当前程度是不相符地。很多老师在教到这里地时候。通常要求自己地学生达到书中所标速度地三分之二即可。

    然而,此刻的陆维,却是在用标准的速度演奏着这首练习曲。天生比较弱的左手,此刻并没有表现出和右手哪怕一点儿的区别,如果闭上眼睛去听,甚至会上人感觉那是右手跨到低音区在进行演奏一般!如流水般的三连音均匀而富有颗粒感,带着一丝神气的意味,从始至终,没有哪怕一个音出现力度上的失误。不间断的(渐强)、f(强)、sf(中强)等力度记号被完美地诠释了出来,哪怕如贝多芬般挑剔的耳朵,此刻也挑不出任何一丝毛病!

    “继续下一首!”,刚刚演奏完毕第二首曲子陆维,手还没有

    琴键上抬起来,便到了贝多芬的声音。

    翻开乐谱下一页,流畅的音乐再度响起。

    仍然是跑动,但这次却不再固定位置,加入了琶音的跑动后,右手的三连音在音程上分得较开,2、3、5i在演奏时与大指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了,这对右手五个手指的独立性进一步提出了挑战。要知道,音和固定位置的跑动是完全不同的,不单是手指,这时手腕、手臂参与的地方更多了起来,在强调手指独立性的同时,更强调整个身体的协调配合。

    但,在陆维的十指下,这首子仍然被清晰无误地演奏了下来,原速!

    “继续下一首!”

    ……

    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陆维已经将整本《849练习曲》的30作品,从头到尾演奏了一遍,而与以往经常中途打断他的演奏相比,这次除了“继续下一首”的声音外,贝多芬没有在陆维演奏的中途打断他哪怕一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