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传承与发扬-《重生1998》


    第(2/3)页

    “金老师。我说一句话你别生气。老祖宗传下来地东西确实是好。应该传承。不过在传承地同时。我觉得也应该适应时代地要求。加入一些现代地流行元素。这样才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让越来越多地年轻人所接受。对了。我听说。去年不是新成立了一个女子十二乐坊吗?听说他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大胆。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喜欢他们地音乐。”。陆维说道。

    “哦。你说这个十二乐坊啊。我知道。我们学院里也有两个女学生去了那里。去年十月份。他们在北京211世纪剧院举办了一场叫《魅力》地音乐会。我看过录像。搞得是有些意思。不过就是有些曲子改得有些过了。我是有些担心啊。”。金林沉声道。

    “是啊。创新是一件好事。但要在创新地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持原有作品地精粹。不至于成为画蛇添足。地确是一件十分困难地事情。不过。即使再困难。也总得去尝试。您说呢金老师?”。陆维笑着问道。

    “恩。你说得也有道理。看来。这不失为一条新地路子。有时间得好好想一想。”。金铁林有些赞同地说道。

    “您看,还有刚刚在台上演奏的冯晓泉和曾格格,我记得他们好像也是咱们学院毕业地学生吧,现在他们也有几首作品是改编的新民乐,而且是边唱边奏地形式,我觉得挺不错的。”,陆维看着正在台上演出的两人,此刻,这两人正在演唱一首改编过的《牧民新歌》,这首原来由简广易创作的著名竹笛作品,在两个人的改编下,节奏变得更加明快,格格的笛子吹得悠扬柔美,在冯晓泉节奏强劲的电子琴伴奏下,将“紧拉慢唱”的表现形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听着极为过瘾。

    “对,他们两个现在搞得很成功,晓泉是个很有才气的孩子,这些年来创作了好多作品,你知道那个《霸王别姬》吧。”,金铁林说着,顺便提了一句。

    “当然了,1996年的年度最佳金曲奖,屠洪刚借这首歌一举成名,了

    。”,陆维十分感慨地说道,这首作品,是他比较首。

    两个人看着台上的演出,不时交换着一些对于民乐的意见,金铁林是个老行家了,虽然主要研究的是声乐,不过在中国音乐学院这些年,对民乐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深刻的层次,陆维则纯粹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来谈论,不过因为他对音乐的本质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很多观念都让金铁林眼前一亮。

    在随后的晚会中,陆维也着实过了一把民乐的瘾,中国音乐学院的民乐系的确是藏龙卧虎,无论是首席二胡宋飞的那首如泣如诉的《豫北叙事曲》,还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打击乐《老虎磨牙》,古琴的《高山流水》,

    在回来的路上,陆维的耳边,兀自回荡着那一首首经典的作品,那些或激昂、或委婉、或欢快,或悲伤的曲调,深深地触动了他脑海中那根敏感的音乐神经。

    “金老师说得对,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的确应该让年轻人知道,这些音乐里面,可以挖掘的东西简直太多了。”,陆维驾着车子,越想越是兴奋,心里一个大胆的想法渐渐成型。

    接下来的几天,陆维和公司的所有参加中秋晚会的演员一起,全部进驻到了南娱准备的宾馆中,进行着晚会前的准备活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