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北伐(二十)-《混在1275》
第(2/3)页
工作组的全称是“全华肃清反动汉奸及怠工委员会地区工作组”,常德这个组全都是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历届学子,与他年龄相当,最大也不过十八岁,就这些毛头小子,掌控着几十万人的命运,上千个蒙古人的性命,不过他是他嘴里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
“还要在各地建立合作社,吸引底层的百姓加入,所有的田地统一分配,交由他们耕种,原则上我们只征收一定的余粮,比例不超过两成,余下的收成由全社的社员按劳动比例分配,消极劳动和怠工者不光没有配给,而且要清除出合作社,交由民兵看管。”
“所有的地区都要建立民兵组织,由当地的积极份子领导,在农闲时进行军事化训练,每个县至少要达到一个指挥的火枪手,为期不超过三个月,成军之后,咱们在这里就算是真正站住脚了。”
黄文斌的口气,一点都不像十七岁的少年,不过没有人会对他的话产生怀疑,这份权力来自于抚司,同时得到了射声军的大力支持,有了云帆这一个军二千五百之众为后盾,他才有这个底气。
可是军队终归是要走的,常德毗邻江陵府,又隔着洞庭湖与岳州相望,可谓是夹在敌人的中间,所以才会将前厢第一军这个英雄团队派过来,
通过对于鞑子和反动乡绅的清查,他们会百姓中找出一些积极份子,以这些当地人为骨干,就能建立基础的政权,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却能起到很有效率的作用,因为对于即将踏上北伐征程的刘禹来说,没有什么时间耗在一个地方,也等不到条件成熟。
“这种做法就很好,严格控制杀人的规模,尽量保存劳动力为我所用,用赎买的方式变私有化为半公有化,树立正确的典型,充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能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这个黄文斌有潜力。”
听到刘禹的夸赞,杨行潜同样很满意,因为派下去的这些工作组虽然大都是年纪不大的少年,却极有冲劲,敢打敢拼毫不畏惧,充分证明了抚帅的眼光,当然了问题还是有的。
“有些地方做得过了火,一些声誉良好在当地极富威望的乡绅被捉拿,引起了百姓的反弹,差点酿成流血事件。”
刘禹看着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人是否曾有与元人勾结的事实。”
“多数都是虚与委蛇。”
“那就没做错,也不算过火,留下这些人,做起事来就是缩手缩脚,这个道理你老杨不会不懂啊,我明白了,你是担心他们做得不妥,会被责备?”
杨行潜被他一口揭破,老脸一红。
“属下也是这么觉得的,那些人不光鱼肉乡里,还拥有大量的田地,黄文斌如此行事也是想为你省些钱。”
“鱼肉,说得好啊,无论其人品如何,都是一方豪强,有田地就有租税,有租税就有欺压,恐怕那些个欺男霸女的勾当也不会少,去找知情者揭露出来,既能凝聚人心,又可杀鸡儆猴,我不需要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那样的人也决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忠诚可言。”
“属下省得了。”
杨行潜放下心来,接着便是商量发送的事宜,从这里到海边一路要走两千里,自然不会让正规军来押送,他带来的新附军正好能派上用场,光是常德一地就有近万人要送走,再加上荆湖两路其余各地的犯人,保守估计也在五万以上,这五万多人只占人口总数的一成,却占有全府八成以上的田地,不把他们打倒,新政权便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在军队强有力的威慑下,纵然有不情不愿或是想要使什么坏的,都被一一铲除,五天之后,第一批犯人及家属就被送到了潭州城下,当他们用惶恐不安的眼神看着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的城池时,也打消了心底最后的一丝侥幸。
不得不说,尽管行动上是暴力的,行为上却充满了人道主义,每个人都由后营的医士检查过身体,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如今条件好了,能少死一个人,也会为将来多保留一个劳力,毕竟要走这么远的路,没个好身体可不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