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悚鹿肉宴-《启奏陛下捕头要跳槽》


    第(2/3)页

    果然,铁校尉刀眼飞过去,接着一个铁盏朝高鹏脑袋上砸去!“砰”一声后,高鹏顿时老实了。

    众人开始品尝面前的鹿肉。其实分到每人桌前也就不大的汤碗,香味从碗中透出来,惹得人食欲大振。

    刘山直接下手,抓住一块肉啃了起来,而俞筱则是用筷子很优雅地吃着。

    “这是什么?是鹿腿么?我可最喜欢吃鹿腿了!”

    俞筱扫了眼他碗里,“哪那么多废话,吃你的吧!”

    刘山拎着那块肉,蹙眉闻了闻,随即咬了口,“额…味道怪怪的。”

    “咚——!”忽然一个硬物直接打在刘山喉咙上,他一个不及,“噗”满嘴的肉喷了出来!

    “谁——?!”刘山怒喝,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只见最前面的萧清手臂还停在半空中。

    “小萧?”铁校尉疑惑。

    萧清缓缓站起,走到刘山跟前,望了眼他碗里的东西,随即淡淡道,“铁校尉,这肉不新鲜了,还是不要吃为好。”

    “不新鲜?”众人蹙眉,“也没不新鲜吧?”

    “我觉得还好啊…”

    “哼

    !什么不新鲜,根本就是有人心里不痛快,故意找事吧!”弓弩营百夫长嘎巴咬了口肉,嚼得忒香。

    萧清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没想到夫长对两条腿生物的肉这么喜欢。”

    “两条腿生物?什么意思?”

    萧清面无表情,“鹿肉中混的东西,是人肉。”

    空气有一瞬间的凝固。随即“噗——!”一声,武良刚吃进嘴里的东西全都喷了出来!

    上面的铁校尉和端木陵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端木陵挑着碗里的肉,凑近鼻下闻了闻,双眼眯了眯。

    “小萧你…你开玩笑的吧?”武良脸色难看。

    萧清走回自己位置上,将盛着鹿肉的碗端起来,“很不巧,我还真没开玩笑,看看这个。”将一块细长泛白的‘肉’挑出来,“你们觉得这是什么?”

    众人望过去打量,越看脸色越难看,逐渐青黑交加,“难道那是…?”

    “是人的小指。”

    “呜…。!”有一个小兵再也忍不住,蹲到一旁狂吐起来,而武良等人脸色却极为难看。弓弩营夫长更是在一旁要把胆汁给吐出来了。

    萧清很早就给了郝猛提示,他虽不明原因,倒也没动桌上的鹿肉,连带着宁浅也一口没吃。倒是一旁的黎云霆就没那么幸运了,望着桌上吃剩半块的肉,脸如猪肝色。

    “也有可能是类似的…东西吧?也不能就这么武断吧?像野鸡这类的?”有人艰难开口。

    萧清戴上手套,捻起碗中的‘肉’,“人的指关节有四节构成,分别是运动指骨,中节指骨,近节指骨还有掌骨四部分构成。若是普通动物,鸡的爪子只有两个关节,且第一二部分关节较细,而人的骨关节更加扁平。”

    缓缓走到武良面前,将他碗中只有一半的‘肉’拎了出来,细细打量,“这块肉,应该是人髋骨部分,位于人体底部,由髂骨,趾骨与坐骨三部分组成,你们看这块骨头,中间有浅浅一部分凹陷处,还有细细的小孔,通常人体尾骨末端由二到五块小骨构成,而这块骨头中恰好有四小节,而与其类似的动物的髋骨,例如牛羊等家畜,他们的趾骨通常有一到二节,与人的趾骨三四节不同,这块骨头,很明显是人的骨骼。”

    众人听得云里雾绕,但最后一句话是听明白了。

    “萧清,你上来。”这里唯一面不改色的,恐怕就属上面的端木陵了。连铁校尉脸色都发青,而端木陵在最初脸色微沉后,现在已经恢复如常。

    萧清走上前,端木陵将他桌前的碗递到他面前,“我碗里的,是什么?”

    萧清直接上手开始翻起来,须臾拎起一块,瞅了半晌,随即拿出薄刀,开始剔除骨头上的残肉。

    虽然在前世因为工作的缘故,萧清不少接触过尸体,对于解剖尸体也很熟练。但如今工具有限,专门解剖的道具他并未待在身边,只能用随身携带的薄刀代替,为了不伤到骨骼,动作自然慢了下来。因此众人更能准确看到她如何剔肉的动作。

    剌肉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萧清左划一刀,熟练地剔肉,右割一圈,露出森森白骨,动作熟练异常,比专业屠户有过之而不及,可众人听着只觉得毛骨悚然。

    这小子。。。难道从军前是个屠户?

    一刻钟后,终于剔骨完毕

    。

    萧清打量半晌,眉头蹙了起来。端木陵望了他一眼,并没有催促,耐心地等着。

    萧清放下手中东西,下去走了一圈。每个人桌前的碗里,她都翻一遍,“去找两块干净的布来。”

    端木陵朝一旁人使了个眼色,很快有人将布送了过来。萧清示意他铺在地上,随即将每人碗中的肉骨全都放在上面。开始将鹿骨和人骨筛选出来。

    鹿骨与人骨有很多的不同。人的颅骨大于面颅骨,但鹿骨的正好相反,且鹿的头骨通常呈三角形,下颌骨十分发达,人类则正好相反。人类骨盆向外翘张,呈盆状,有明显性别特征,而鹿的骨盆窄而长,耻骨弓角比人类小,没有明显性别差异。

    寒风凛凛,萧清这一坐就是半个时辰。而这时间内,端木陵早已令人将下面的虎啸新兵遣散,只留上方台上十几人。毕竟若此事传出,说不定会引起什么慌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