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各有援兵-《狼督军》
第(2/3)页
“大人高瞻远瞩,炯明十分佩服,只是国人怕不了解大人这一番良苦用心。”
“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大丈夫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常振邦道:“我已经授予唐百川商谈全权,浙江皖三省6军以及东南海军任他调遣,相信以他的本事足以应付那些东瀛人了。这一次我常振邦多多少少也要出让一些权利了。”
陈炯明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国事斗了这一步,只靠大人一人之力,只靠咱们东南一方之力,怕是力有未逮。”
常振邦无比凄惨的说道:“所以东南才要这个时候北伐,趁机国家必须统一,然后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精炼百万大军,十年学习大英帝**政事务,十年积累财富,以五十年辛苦经营,与东瀛决一死战!希望那个时候你我还能等到那一天。”
“大人,属下愿意誓死追随大人,一统中华,驱逐东瀛!”
陈炯明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常振邦如此执意北伐直奉,原来国事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胸中一腔热血忍不住澎湃起来,营帐中的各级将领也为常振邦的良苦用心而感动,纷纷喊道。
声音不大,却都是伴着热泪而下,这东南第三军是陈炯明的旧部,最早也是跟着陈炯明干革命的队伍,比起别的军队更有一种无不泯灭的家国情怀,只是随着陈炯明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这股子情怀渐渐被现实所压制,变得碌碌无为泯然众人起来,此时听到常振邦这番言语,便向一根火苗无意间点燃了他们心中熄灭了火之后剩下了来的巨大的干柴一般,砰的一声那股子久别重逢的热血一下子就涌了上来。精神头不一样了,全军将士的面目自然也就不一样了,精神为之一振军队们更是朝气蓬勃地希望能够冲突眼前的铁丝网,攻克眼前的邯郸城,可惜的是精神再好,也无法化为现实中的力量,将吴佩孚精心设置的防御体系一扫而光,不过却也极大地打击了邯郸城内吴军将士的士气。
吴佩孚也知道为什么这些东南军的将士一扫稠门,变得生机勃勃,他立即变得警惕起来,派出探子四处侦查,得知驻扎山东的王桂林部,卢永祥部已经离开驻地,分两路杀向了直隶,不由得大吃一惊,献县的战时他也是知道的,以刘镇华,蔡成勋两人的战力足以将山东的北伐军包了饺子,让陈炯明的北伐军成为孤师,可是这卢永祥,王桂林是何许人也,他吴佩孚怎么能不知道呢?这王桂林是卢永祥的铁杆,而卢永祥是段祺瑞的铁杆,如今两人得常振邦庇护,虽然卢永祥一直标榜终于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但实际上他的利益已经完全融常振邦的东南之中,甚至还以皖系老臣的面孔招降纳叛,聚集势力,是以手中还有兵权非但没有缩减,反而有所扩张,算上王桂林的实力,两个人合在一起不亚于一个集团军的战力,有了他们的介入,不论是北上献县解救何家叔侄,还是东进邯郸给自己这边造成压力,都不是一件好事。想到这里,他回头看了一眼秘书,问道:“奉天那边如何了?什么时候出兵!”
副官道:“刘梦庚大人已经谈妥了和奉张的联合,也已经派出姜登选,李景林,孙烈臣三个军共六个师为先头部队业已进入出关序列,相信不久之后就就会抵达前线。”
吴佩孚道:“东北与我直系不一样,山高水远,又自成一方天地,进可以并吞中华,退可以闭关自守!他们出兵帮我们那是很好的,就怕到时候倒打一耙,给我直系反戈一击。那就不好了。”
副官道:“唇亡齿寒,奉系不会这么不懂事吧!”
“这些马匪都是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之人,若将身家性命寄予他们,只怕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吴佩孚叹息了一口气,道:“比起这些草莽土匪,西京那边更管事儿。”
“自从王占元通电全国宣布中立之后,湖北精兵尽数入陕落入孙传芳的手中,可这小子鼠两端至今未曾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态度,怕是靠不住吧!”
吴佩孚嘿嘿一笑道:“孙传芳乃我直系一脉,绝不会袖手旁观!”
“此人志向高远,只怕其会一石二鸟,趁乱起兵入直啊!”
吴佩孚饶有兴趣地说道:“家里若是没落了,家产变卖,是留给仇人还是邻居呢?还是堂兄弟,表兄弟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