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寻死路-《争龙道》


    第(2/3)页

    这么一来,这谢联章的罪名似乎就已经坐实了,罢免一个谢联章其实并不算多大的事情,李霖其实这件事可以陈请江枫下令将谢联章给拿问就行了,但是李霖却非要用动武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就不由得这些人不多想一些事情了。

    江枫于是立即吩咐青衣阁彻查李霖这份条陈之中李霖给谢联章以及礼佛寺扣的罪名是否属实。

    很快青衣阁就给江枫了一个回复,说李霖所说基本属实,礼佛寺确确实实参与了刘辩在临海州发动的兵变,刘辩被俘之后,也承认了此事。

    而且礼佛寺也确实曾经派了一批僧众,潜入山海县,试图对李霖在山海县的李家堡不利,布置了一座聚阴大阵,试图灭杀李家堡一带的全部生人,这件事在山海县影响比较大,李霖还抓获了几个礼佛寺的僧众。

    至于谢联章暗通刘辩这件事,却并不尽是实言,谢联章在刘辩作乱前期,确实给刘辩提供了钱粮以及县兵,在刘辩兵发山海县被击败之后,也曾经奉刘辩之命,给临海州送了一批粮秣,但是数量不多,后来就没有再给刘辩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谢联章也确确实实拒不接受李霖的调派,在李霖获授招讨使之职以后,拒不给李霖提供壮丁和钱粮支持,多次不肯前去进见李霖,招致了李霖大怒。

    对于谢联章的罪行,其实基本上算是不敬之罪,算不上太大的罪行,而且没有实证可以证明,谢联章参与了礼佛寺暗中谋害李霖的事情。

    江枫听罢之后,对于谢联章这么做倒也理解,谢联章毕竟是四十来岁之人了,而且已经为官多年,并不服气李霖这样新晋之人,当初李霖也只是山海县县令,虽然头上有一个招讨使的帽子,但是却并非实职,谢联章看不起李霖的出身,所以不给李霖面子,这倒也说得过去。

    谢联章这次最大的错误,就是误判了形势,认为李霖拿不下临海州州城,而且不把李霖放在眼里,拒不给李霖提供壮丁和钱粮的支持,招致了李霖的愤怒。

    这件事其实是可大可小,朝大处说,谢联章有抗令不遵之罪,延误军情,确实该杀,但是从小处说,他这么做,也就是目中无人,倒也罪不至死,罢了他的官也就算了。

    但是对于礼佛寺的事情,就又引起了江枫的忌惮,虽然江南道门不昌,可是江南也不是不受道门的影响,只是相对于北方来说较轻一些罢了,江南还是有些规模小一些的道门的,这些道门对于地方政权还是颇有一些影响的。

    而且道门历来对于梵门很是敌视,始终压制着梵门的发展,这些年来和梵门明争暗斗,不允许梵门在江南坐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