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鉴别高手(四)-《富贵逼人》


    第(2/3)页

    “三子,去把我的放大镜拿出来。”张一茫对店员大声喊道。

    路家声将镇纸压上画的四角,退了几步从远处观看。这是店员将放大镜送过来,路家声靠了上去,俯身勇放大镜一分一分的挪着开。大约过了一刻钟,他终于抬起头来。

    “张经理,这副画你打算以什么价位出手?“路家声问道。

    张一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这位老板,你认为这副画是真迹还是赝品?“

    “赝品。”陆家声看了几眼画,又说道:“不过却不是今人仿的赝品,应该是和郑板桥同时期的清人仿的。”

    “哦?”张一茫眼睛亮了起来:“路老板,可以请教一下你这样判断的理由吗?”

    “呵呵,鉴别古画其实并不难,古人物画要观其顾盼语言;花卉果品要观其迎风带露;飞禽走兽要观其精神逼真;山水画要观其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深邃,桥约往来,石老而润,水淡而明,山势崖嵬,泉流洒落,云烟出没,野径迂回,松偃龙陀,竹藏风雨,山脚入水澄清,水源来脉分晓,这样的画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之笔,亦为妙手佳作。若人物似尸似塑;花果类瓶中所插;飞禽走兽只取其皮毛;山水林泉布置迫塞,楼台模糊错杂,桥约强作断形,境无夷险,路无出入,石无立体之效果,树无前后左右仰俯之枝。或高大不称,或远近不分,或浓淡失宜,点染没有法度,或山脚浮水面,水源无来路,虽然落款为某某名家,定是赝品。用此种眼光去辨别古书画,一般不大会走眼。 ”路家声就职于故宫,是国家文物部门花了血本培养出来的超级鉴定高手,虽然他的专长在于鉴定瓷器、玉器等方面,但是字画方面鉴定的功底也远非一般的鉴定专家所能比拟的。

    陆家声对张一茫说道:“张经理,就这副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来看看。”

    他指着落款说道:“郑板桥一生最爱画三样东西——兰竹石,在他的眼里,兰竹石是有香有节有骨,这与他的人格精神和情操相契合,最能表现他的理想,借以抒发其胸中的逸气喜气怒气郁闷气和倔强不驯之气。这副以竹石为题,倒也符合郑板桥的风格。”

    张一茫点了点头,他心中对路家声和董勇两人小视之意尽去,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两个看起来是凯子的南方老板竟然对字画这么精通。董勇如果知道张一茫的想法一定会弄个大红脸,精通字画的是路家声,他董勇对字画可是一窍不通。

    路家声继续说道:“就这副画而言,我只讲两点,竹子和石头。郑板桥说他画竹是无师自通的,其实是无一定师承,不拘泥于古法而已。从他的题画诗文中得知他画竹学过李夫人、苏东坡、文同、吴镇、徐渭和高其佩等前辈,得法后说画竹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最后才总结出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细竹。郑板桥画石学倪云林和万个,先用侧锋勾勒出瘦石的坚硬轮廓,不施渲染,也不作反复皴擦,使石之圭角越加明显,再取万个简笔皴法,遂熔铸成郑家石法。”

    “按照你的说法套这副画,我看每一笔都符合郑板桥的法度啊。”张一茫不解地说道:“为什么说它是赝品呢?”

    “呵呵,你再仔细看看这画的线条力度,该断未断,该收未收,墨气浮而不实,应该是临摹出来的。”陆家声指着几处破绽对张一茫说道。

    张一茫就着路家声指出的几处地方仔细看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出所以然来。

    “呵呵,光看画是不太容易看出来。”陆家声笑着对一脸茫然的张一茫说道:“这个没多年的字画素养,是分辨不出来。这样吧,你来看它的题款,这个比较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