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鉴别高手(五)-《富贵逼人》


    第(2/3)页

    xxxxxxxxxxxxxxxxx

    董勇抱着画筒,到恭王府后面的一片胡同里寻找齐小石。听路家声介绍,齐小石不但是文物鉴定专家,更是字画修复专家。当初北平和平解放时,故宫中有很多残损的字画都是齐小石修复的。比起鉴定文物来,齐小石更喜欢修复字画。所以齐小石从故宫博物馆退休后,就在自家里开了一个字画修复工作室,对外承揽古字画的修复。

    按着路家声所说的地址,董勇来到藏在恭王府后面的这片胡同,一股老北京的气息扑面而来。董勇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来到了胡同博物馆。

    数不清的四合院组成了数不清的胡同,看得董勇一阵眼晕。胡同在眼前不停地延伸、拐弯或者分岔,好像没有尽头。每一处四合院门前,或支着簸箕晒着鱼干,或扯着铁丝晾着被单,或有几辆单车随意地靠在门边。不时见到三三两两的儿童在追逐打闹,年纪相若的大妈大娘围成一处唠嗑闲聊,大爷大叔们则或是围坐在小台旁一壶浓茶伴以录放机里的京剧唱腔,或是轧在一堆正进行楚河汉界上的厮杀……

    董勇手中即使拿着地址,可是眼前院落与院落如此相像、胡同与胡同分不出彼此,他简直象是坠入了迷宫之中,让他如何分辨方向呢?

    好在老北京人比较热情。董勇这边刚开口,那边立刻有老人指挥小孙子为董勇领路。

    在转了无数个弯之后,董勇来到一处四合院前。在墙壁上,有白灰画了个大大的圆圈,圆圈里面,红色油漆醒目地写了个“拆”字。这个“拆”字如此刺眼,以致于让人忽略了墙壁上的铁皮招牌。

    “这就是你要找的地方。”儿童说完就蹦蹦跳跳地走了,董勇甚至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

    “墨云斋”,董勇看了看简陋的铁皮招牌,他实在不能相信,这就是超级文物鉴定大师齐小石所开的字画修复室。

    董勇伸手拍了拍门,里面传来脚步声,一个老太太迎了出来。董勇想这应该是齐小石的夫人了,他连忙做了自我介绍,因为事先打电话联系过,齐太太知道董勇是来找齐小石修复字画的。

    “孩子,进来吧。”老太太把董勇让进院内,她笑呵呵地说道:“很好找吧?院墙上那么大一个拆字。”

    董勇连忙点头,说非常好找。

    老太太唠叨着告诉董勇,现在北京市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会儿说这片胡同妨碍北京市的发展,该拆掉,一会儿又说老胡同可以展现北京的传统风貌,不但不能拆,还要保护起来。

    说话间,老太太陪董勇进了西侧的厢房。

    厢房里,一位须发洁白的老人正在工作台埋头工作。老太太道:“老头子,你约的客人过来了。”

    齐小石头也不抬的说:“让他先坐,我这就好。”

    老太太让董勇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去张罗茶水。趁这功夫,董勇抬头四处打量厢房的布局。

    这厢房显然是齐小石的字画修复工作室,不过陈设却很简单。正墙上挂着一张红木匾额,上刻“墨云斋”三个大字。侧墙上挂着几副字画,董勇不懂,想来也是命人之作吧。

    除此之外,工作室内只有三张大小不一、古色古香的红漆案台,外加几把椅子了。

    此刻,齐小石就在最大的那张红色案台上工作,案台上,有一只插满了大小毛笔针锥镊子起子轧子手卷棒之类工具的竹雕笔筒,显然,这些都是齐小石修复古画的工具。
    第(2/3)页